Opening Remark

Recently I had a conversation with a good friend, in which I expressed my opinion that all academic pursuits are basically fraud. He disagreed by saying 'autheticity is my middle name'. This prompted me to question myself what would be mine, and I find no more suitable word than Cynicism. Hence, from today on, my name is Peidong C. Young, C for Cynicism. 9/7/10







Wednesday, 8 June 2011

滨江实习期间的迷你讲座:通过看电视想到的关于中国社会的几点


无所不在的法治节目

从至少十年前起,中国的电视就充满了各类“法制/治”内容的节目。最有代表性的应当是央视的“今日说法”和现在的“法制在线”、“经济与法”,其时收视率是很高的。但仔细看这些所谓的法治节目,我发现它们的内容日益趋向猎奇和讲故事,而偏离了解释法理、普及法律常识的初衷。叙事的语调也从辨析法律上的疑难点移向平俗的感情化的叙事。这里一个很简单的原因当然是,世上没有那么多法理角度上复杂的案例,可是节目还是要每天每天办下去,于是不得不什么案子都播。但更深一个层次,中国目前充斥着“法制节目”的现象可能也正是国家处于法治建设进行时的一个表征。有趣的是,法制建设本来应当通过普及一些法律的概念和法理学的原理,而现在的节目做的是感情化的说教:用惨状来吓你,用眼泪来煽你,用语重心长、用忏悔来戒你。。。。避开冷静、超脱的分析,而依靠感召的力量,似乎是我们中国人思维的一个特征。至于这到底是多年来共产主义式的宣传方式造成的,还是有更深层次的“文化”解释,则是一个更难回答的问题。


广告中的奥秘

一般我们看电视,看到广告就觉得boring。有些拍得稍微有创意一点的广告,我们则会欣赏一下。但是,从“社会符号”的角度来说,广告其实蕴含了非常丰富的社会信息。因为广告的目的就是要抓住人的注意力,而后打动人心,所以广告中的一些主题和叙事方法力求反映消费者乃至整个社会的欲望、理想和追求。而且,通过 一个国际比较的视角,我们更看出不同国家和社会在文化和在追求上的不同。

我第一次有这个体验是一年多以前在印度做社会学调研。那时在旅馆里看电视,发现印度电视广告里最大的一个主题就是野心(ambition)和憧景(aspiration),大多数广告都围绕憧景美好生活,而后实现美好生活这一主题展开叙事。比如信用卡MASTER CARD的一个广告,几个朋友在一起追忆当年穷的时候,一起聚餐后互相不肯付账,想推到别人身上,时过境迁,现在这些朋友们个个事业成功,西装革履,都有信用卡,吃完饭后抢着用MASTER CARD付账。

印度的广告中还有一个特征就是个人主义比较突显。叙述成功通常是个人成功,偶尔会有三口之家的情景,但从来没看到三代四世同堂这种叙事主题。这与中国的广告产生鲜明对照。我们常常在中国的广告里看到成了年成了家的孩子买一些产品送给高堂老母,来尽孝道。比如说买补品,或买一个空调,让父母开心。所以家庭观念在中国文化中的中心地位就在这个对比之下突显出来。

印度的广告中也有“家”这个话语元素。但是它的作用方式比较不同。他们主要把家看作一个美好生活的代号,所以很多整体厨房、家具和家居装修的广告都是在“家”(home, not family)这个主题下开展的。中国也有这类,比如说最近我常常看到的一个除甲酫空调的广告,这反映了我们国民对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温馨舒适的家的追求,也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中国房地产和私家购房的热度――大家都买新房,所以甲酫才是一个问题。

最后还想说一个批判一点的观点:广告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社会上的不平等和压迫。还是以印度为例。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语言的国家,各个地域的人其实长得很不一样,习俗、习惯,经济发展程度也不一样。比如说印度东北部几个邦的人长得像中国人,南部泰米尔邦的人皮肤则非常黑,而北部新德里附近的人皮肤相对颜色浅一些。印度的广告里我从来 没有看到皮肤深黑或是长得像中国人的面孔。演员青一色的是英俊漂亮的皮肤白皙的印度人――比平均还要要白皙很多。这就说明,在印度人的想象中,皮肤白皙也代表高贵和美。虽然他们自己国家的其实肤色很深。这种对白肤色的向往和欲望,其实与全球范围内的肤色政治不谋而合。总而言之,广告虽小,但它往往是解读一个社会和一个文化的一扇窗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